当银行遇上元宇宙该如何探索数字化转型

2021年,元宇宙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产业,用自己的方式丰富着它的内涵,股市里“元宇宙概念股”也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国内银行业也对元宇宙展开了初步的探索。虹膜自动识别,1微秒即可完成身份校验、放款等全金融流程,全真化的金融消费体验,AI虚拟数字人提供专属服务方案……未来,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对金融服务的很多幻想都将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实现。

一个通俗的解释是,元宇宙是一个虚拟时间、空间的集合,可以基于AR/VR、云计算、AI、5G和区块链等技术,把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囊括进来的一个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元宇宙将拥有持续性、实时性、兼容性、经济属性、可连接性、可创造性等六大特性。从时空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空间维度上虚拟而时间维度上真实的数字世界;从真实性来看,元宇宙中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从独立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与外部真实世界既紧密相连,又高度独立的平行空间。

在数字化时代,银行需要全新的经营理念,要充分利用好科技和数字的力量,增加银行金融服务的内涵和能力。对此,银行需要从资源数字化重构、打造产品数字化组装能力、拓宽和客户的“数字化连接”、引入更多金融科技DNA、发展数字虚拟银行人等多方面入手,推动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银行资源要素需要数字化重构。银行需要从基础设施、中台、业务运营、产品创造等诸多维度,将人力资源、算力、产品组件、技术能力、业务流、生态角色等基本银行资源要素进行重构。构建在“数字孪生环境”中数字化原生的银行要素,可以根据场景、监管规则、业务经营策略等方便进行数字化的拼装、分发、部署,并在场景之下进行智能进化。传统的银行资源要素需要充分地原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才能支持元宇宙时代更灵活的业务流程组装。比如,江苏苏宁银行就将星象精准营销、CSI反欺诈系统、透镜决策引擎、小微网贷系统、秋毫风险预警、捕逾催收系统等系统有机整合起来,打造了数字化小微贷款产品——“微商贷”。

银行还要拓宽和客户生态之间的“数字化连接”。一方面银行要构造能够精准匹配客户所需的数字化内容;另一方面还要连接汇聚生活场景、数字政务场景、工作场景、娱乐场景,打造围绕客户的数字化生活,让银行成为客户身边无处不在的“泛在银行”。

除此之外,银行数字化转型还需要新的“金融科技DNA”。银行应勇于跨界积极探索,建立金融科技实验室,尝试通过VR/AR、量子计算、5G、传感器网络、数字资产、硬件芯片、超大规模模型等先进技术彻底改造存款、账户、借贷等金融产品的基本流程,如营销获客、身份验证、风控审批、资金运营支撑、客户服务等,打造出具有颠覆性体验、更加融入实体经济场景、支持多设备无缝切换的数字化产品,让数字化产品具备充分“金融科技DNA”。未来数字虚拟员工的大规模运用,是否将不再需要人工服务?对于银行加快数字化发展,银行目前的数字化转型还要更多关注员工。要让员工有实在的获得感,这点很重要。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管理的深入,一方面客户端数字化替代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人越来越不够用,或出现员工端改变不多、数字化感受度不高,割裂了大家对数字化的共识,员工对数字化的支持也会渐渐打上一个问号。

同时,也有多位专家提醒,元宇宙对金融领域来说,目前更多的只是一个概念。元宇宙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应该关注的方向,但是不能以此为噱头进行炒作,更不能对消费者形成误导。